系列解读 | 张龙强: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新闻    系列解读 | 张龙强: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编者按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成立于1963年,作为国内唯一集冶金信息、标准化服务、媒体宣传以及综合咨询于一体的专业化科研单位,致力于成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最可信赖的权威咨询机构。立足当下行业发展,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邀请部分专家对当前钢铁产业政策、市场形势、行业热点、标准化工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飨读者。

 

 

近日,工信部、国标委印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2021版)》),要求各地区、各行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的成员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推进钢铁行业对《指南(2021版)》的贯彻落实,特组织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专家对其进行系列解读,供参考。

 

 

《指南(2021版)》总体思路

 
 

《指南(2021版)》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相关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对“十四五”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南(2021版)》继续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并在持续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指导建设各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更高要求,切实发挥标准对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指南(2021版)》的基本原则是加强统筹,分类施策;夯实基础,强化协同;立足国情,开放合作。其建设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第二阶段,到2025年,在数字孪生、数据字典、智慧供应链等关键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簇,逐步构建起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指南(2021版)》主要内容

 
 

《指南(2021版)》的主要内容是核心的三张图,分别从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要素、标准体系结构关系、标准体系分层框架等方面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组成要素和逻辑结构进行了描述。

1、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图

2015年,各制造业强国纷纷制定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规划,积极向国际标准化组织输出研究成果,占领产业发展中的标准话语权,我国在2015年12月提出了智能制造体系架构(IMSA)。在《指南(2021版)》中,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等三个维度对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要素、装备、活动等内容进行描述,主要用于明确智能制造的标准化对象和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2、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图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包括“A 基础共性”、“B 关键技术”、“C 行业应用”三部分,主要反映标准体系各部分的组成关系。《指南(2021版)》相比2018版,有两处重要修订:1)新冠疫情引发的逆全球化危机,凸显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稳定和可控至关重要,“B 关键技术”中增加了“BC 智慧供应链”,突出了供应链的重要性;2)在“C 行业应用”中,对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纺织、汽车、电力装备等细分行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给出了指导建议。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图

3、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图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由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细化而成,包括“A基础共性”、“B关键技术”、“C行业应用”三部分,以及各部分的进一步分解。具体而言,“A基础共性标准”包括通用、安全、可靠性、检测、评价、人员能力等6大类;“B关键技术标准”包括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工业网络等6大类;“C行业应用标准”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建材、石化、纺织、钢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电力装备及其他等12个部分。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图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的重点方向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新中国最早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领域之一。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与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相结合,有效支撑了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国标委和工信部将细分领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在国标委、工信部和中钢协的指导下,全国钢标委冶金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5月完成《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写,6月全面启动国行团标的征集、申报和研制工作。

《指南(2021版)》中明确提出,钢铁行业要发挥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标准制定中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注重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间的协调配套,结合行业特点,重点制定规范、规程和指南类应用标准,进一步推进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完善。重点针对钢铁生产流程连续、工艺体系复杂、产品中间态多样化的流程制造业特点,围绕生产场景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制定5G应用、无人行车、特种机器人应用等规范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建设,制定工厂设计与数字化交付、数字孪生模型等规范标准;围绕生产智能管理,制定质量、物流、能源、环保、设备、供应链全局优化等规范标准。

 

 

结语

 
 

钢铁行业正处于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是实现两大目标的关键抓手,持续受到国家和行业的高度重视。智能制造领域已从标准治理入手,全面推进产业升级,行业企业应高度关注,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工作。

《指南(2021版)》为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协调配套、智能技术供应侧与生产制造需求侧的标准体系跨领域融合指明了方向。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细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与《指南(2021版)》的统筹推进,保持基础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协调配套,突出行业应用标准的鲜明特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合作,将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和方法、具备智能制造能力的先进企业遴选出来,将行业的优势能量汇聚在标准研制的平台上,打造出更多新型、实用、易用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为推进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老铁还关注

1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全体会议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发布会在京成功召开 

2

张龙强:新冠病毒再变异,2022钢市走势如何?

3

关于召开“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培训”的通知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